绵阳文艺界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赖松廷的原创新作《365夜睡前故事》,近日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

    该书內容包括亲情故事、友善故事、生活故事、麻辣故事、知识故事等,一篇篇适合婴儿幼儿的精美故事,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充满了童心童趣,传递出正能量。釆用现代而又传统的技巧绘制的配图,为该书增色不少。儿童文学博士、青年文学评论家崔昕平为该书作序。该书是作者从事诗歌创作50多年来的转型之作,是一种崭新的尝试。

    该书是北京市绿色印刷工程,是近年来少有的优秀幼儿读物,是未成年人健身成长的必备精神食粮。(市作协)

 

 延伸阅读:

童谣格调中的朗朗故事


         ——赖松廷《365夜睡前故事》序


         崔昕平

    在儿童文学的大家园中,面向低幼儿童的创作是颇具难度、也颇见功力的。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良先生将幼儿文学称为“浅语的艺术”,突出了幼儿文学因面向低龄儿童受众而必须遵从的创作原则,如篇幅需短小,语言需浅显,人物需集中,主题需单纯,等等。这无疑对作家的创作形成了不小的束缚,也构成了幼儿文学创作的难度所在。然而,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家们往往能够在这在有限的创作空间内,实现自己个性化的抒写,为我们留下鲜明生动、童趣盎然的优秀作品。

    赖松廷的原创新作《365夜睡前故事》(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着实为我们带来不小的惊喜。这位在儿童文学领域笔耕50余年的作家,在儿童诗与儿歌创作方面,已可谓硕果累累。广受赞誉的有儿童诗集《晶亮的十二岁》、《小孩的爱,大山的情》、《山村少年诗》,儿歌集《数字谣》、《新时代儿歌丛书》等,作品数量突破5000余首(篇),出版儿童文学专著25种,获省以上优秀作品奖20余项。这一次,赖松廷为儿童创作的,是一个幼儿故事集。从诗歌体裁到散文体裁,这是一种转型,一种有益的尝试。

    翻阅赖松廷的睡前故事,(包括亲情故事、友善故事、生活故事、辣麻故事、知识故事等) ,总禁不住产生吟诵的欲望。可以说,赖松廷创作的幼儿故事,是充盈着童谣格调的生活故事,开篇《瓜儿》一首,便朗朗上口,韵味十足:

   地里的瓜籽儿,冒出了嫩黄嫩黄的芽儿。

   瓜芽儿好像小嘴的唇儿,吮吸着春雨。

   茁壮的瓜苗儿,展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儿。

   瓜苗儿好像宽宽的巴掌,扇出了春风。

   瞧,藤儿挂出了花儿,花儿结出了瓜儿。

   ……

   童谣般的格调与韵律,自然得益于赖松廷多年来的儿歌创作经验。每个幼儿故事在讲述故事的同时,都自然地兼顾了音韵的和谐,充分注重了语言的韵脚,依表现内容恰当地选择了双声叠韵、对偶排比、回环往复等艺术手法,有些作品还借鉴了传统童谣中“连锁调”等独特的艺术形式,比如《找呀找》,就巧妙运用了顶针手法串联了整个故事。赖松廷将传统童谣的表现手法运用于幼儿故事,增加了诵读的美感,读来韵味十足,趣味横生。

   事实上,音韵美对于幼儿故事创作而言,恰恰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对幼儿文学文本来说,语音不仅是一个物质载体,同时是一个具有独特欣赏价值的艺术层面。幼儿期的孩子对声音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敏感,进入语音学习阶段,幼儿对于儿歌、故事中那些富于音乐性的节奏、韵律等,总是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甚至有时候幼儿还不能完全理解作品的意义,却仍然会津津有味地沉浸在语音的优美律动之中。因而,在幼儿文学文本中,故事语言的声韵感扮演着与故事内容同样重要的角色。音韵层面的成功铺排,往往对作品的吸引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预期,赖松廷这本富于韵律感的故事集,会使幼儿更容易喜欢上和记住这些故事。

   与此同时,作家深谙幼儿文学创作的宗旨。那就是,幼儿文学始终致力于帮助、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优秀的幼儿故事,能通过生动的说故事形式,发挥出其独具的教育功能,是对幼儿开展认知教育、情感教育、生活教育、社会化教育等的最佳途径。赖松廷的幼儿故事,正是在努力实践着幼儿成长伙伴的伴随功能和成人引导者的引导功能,在引导幼儿在文学中获得快乐的同时,悄然渗透教育功能,帮助幼儿认识自我,体验成长,学习正向的行为方式。

   赖松廷的幼儿故事,是接地气儿的故事,充满了乡间自然的生命气息。如光着小脚丫与河滩的石子、河底的细沙亲密接触的《小脚丫》;在乡间认知各种植物的《看花》;乡下孩子独特生日祝福的《华华的生日》;一路驶过乡间美景的《车》。这些作品,轻轻推开了一扇乡间生活的窗子,让孩子们看到质朴的生活面貌和质朴的亲情,不但为乡下的孩子找到了情感的共鸣,更为城里的孩子开启了认识世界的又一条通路,还原了生活本真的美感。而对于孩子来说,孩子是自然的使者,与大自然有着天然的亲近。自然本真的生活,正是他们骨子里亲近、爱慕的生活。这样的作品与孩子的心性相契合,是适于孩子阅读的佳作。

   赖松廷的幼儿故事,一方面以赞美赏识的心态展现或呼唤幼儿本真的生活情趣,另一方面也不忘做陪伴孩子成长的良师诤友,借助鲜明的艺术形象积极引导幼儿。如《瓜儿》,《妈妈的手》,讲述生命与爱的故事。将孕育、生长、付出、收获、奉献、成就,绵绵延延的生命故事娓娓道来,用其间不言自明的盈盈爱意,温润孩子的心田。《妈妈病了》等生活故事,则意在引导儿童学会照顾自己的亲人,关爱自己的亲人,进而学会关爱他人。《佳佳》等,承担了成长故事的功能,教导孩子学会自立,《叽叽和喳喳》、《下雨》等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同样传递了这样的主旨。《咬尾巴》则借助小动物之间摇尾巴的游戏,道出朋友间各有所长、取长补短的的道理。田野里的《抱抱团》,道出了朋友间友好竞争能带动大家共同进步的道理。还有如《画画》这样的伙伴故事,讲述一种温馨的陪伴和共同游戏的乐趣。虽然小狗和丫丫并不能成为画画的知己,但是这种忠诚的陪伴还是给孩子带来了温暖。《眼镜》、《妈妈》等,则勾勒出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好奇的孩子、模仿大人的孩子,展现了孩子天性的美好与成人陪伴的温暖。

   作品中也有以传递知识为主旨的故事,如《贝贝》,讲述大自然中各种动物发挥的功用;《小露珠》则自然天成,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小露珠的活泼个性、大自然间各种生灵的相互呼应,与巧妙蕴含的自然常识相结合,读来欢快美好,读后值得回味。可贵的是,赖松廷的故事构思始终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如《尾巴》一篇,在传统的小动物认尾巴的故事末尾,点出了街道上拖着污染环境的尾巴的汽车,为小朋友带了了环保的时代主题。《虎头鞋》则是少数充满谐趣的故事。讲述一个宝贝穿上奶奶做的虎头鞋后,小动物们都吓得离开了,于是奶奶再在鞋上绣上110,让小虎变身一只警察虎,于是小动物们又在一起欢快地玩了。人和动物、生活真实和艺术虚构巧妙地合而为一。

从赖松廷的幼儿故事中,可以读出作家对幼儿身心和生活的真正理解,对幼儿生命的真诚关爱。期待作家创作出更多既贴近现实、又生动有趣,既带给幼儿阅读快感、又能给予幼儿情感熏陶的朗朗上口的幼儿故事。


                                               崔昕平  

                                            2015年10月于龙城




 

   崔昕平(1973.8—),女,辽宁新民人,儿童文学博士,太原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从事儿童文学评论。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山东省第二届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奖项评委。著有《出版传播视域中的儿童文学》等论著,在《南方文坛》、《小说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在《文艺报》、《中华读书报》、《出版广角》等报刊发表书评文章多篇。



    [编辑:G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