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文艺界

    9月17—20日,第三届科博会在中国科技城四川绵阳举行。当你走进科技城会展中心D馆,大屏幕上播放的是匡从友、谢咏言、谭路等许多你熟悉的绵阳民间艺术家,他们正坐在自己的展位前向观众展示自己的独门手艺、拿手绝活,接受媒体记者的现场采访。
     葫芦、石头、树根、木头……你会发现这些物品已不再是原有的样子,在各位民间艺术家手中摇身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谢咏言:科技改变了葫芦雕绘的制作方式 
     在葫芦工艺展位前,四川省民间艺术(工艺葫芦)优秀传承人谢咏言,正专心致志地忙活着手里的烙绘作品。 
     “葫芦谐音‘福禄’,代表多子多福,它造型优美、古朴典雅,是中华吉祥文化的象征。”谢咏言表示,民间技艺也应该属于科技的范围内,正是科技改变了工艺的制作方式。从前的雕刻,只能用火来控制工具的温度,极其不方便;而现代化电烙铁的诞生,它随时随地改变烙绘笔的温度,使用起来除了方便之外,安全系数也大大提高。

 

     谭路:让废弃的易拉罐摇身变成艺术品 
     江油民间艺术家谭路的展位上面摆放了三个空易拉罐,而自己则忙着在铝箔皮上绘画和裁剪,不亦乐乎。“哟,这个银色的铝箔片儿好漂亮啊。”英才学校的学生完全被眼前的花样折服了,挪不动步。 
     除了展台上谭路自己正在剪裁的一幅《牡丹山雀图》外,其身后是数个被装裱的铝箔画,里面有诗仙李白像、鸟类群像和高山流水等。其画制作繁杂,精美细致,色彩艳丽,立体感强,极具观赏性。 
     “首先是绘图打草,然后按照画纸上的图像在铝箔片上作画,牡丹花有很多片花瓣,必须一片一片裁剪。” 
     谭路告诉记者,科技的东西不仅在于发明的伟大,从某层面来讲,还必须环保。“易拉罐随处可见,也容易被顺手一扔,这个污染环境的大问题始终亟待解决。而除了垃圾回收工之外,我也回收,变废为宝就是我投身科技的贡献。”

 

     匡从友:科技让传统的民间艺术传承发展创新
     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民间工艺大师匡从友已经是第二次参加科博会。谈起今年的变化,他最大的感受便是自己从事的化石雕刻工艺的传承发展。“正是因为科技,让我们的传统民间工艺得以传承发展创新。很多人都认为科技的日新月异对于传统工艺是种毁灭性的冲击,而我恰恰认为相反。”匡从友深入地解释着自己的观点,“科技不仅是新兴的高精尖事物,也包括手艺技能。” 
     匡从友指向自己工作室的四大高级技工师,感叹工具的革新换代配合手工艺技术,使得自己的作品造型逼真,石融入心,形注入经,艺贯入神。“这样做出来的效果,不仅极具化石价值、艺术价值,还具有欣赏价值、收藏价值。”
    我市著名的羌绣、蜀绣、剪纸艺术家们也在展馆展示了数百件近期创作的优秀佳作。

  (来源:绵阳晚报,标题、文章均有改动)

 

 

[编辑:G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