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动态

    日前,在2016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上,来自绵阳粮食画艺人潘德贵的作品《道德经》惊艳现场并获得铜奖。据悉,这套作品总共花了潘德贵一年多时间,消耗40万余颗粮食,是全国目前第一幅《道德经》粮食画作品。近日,记者走进了潘德贵位于丰谷镇的作坊,听他讲述了制作《道德经》的心路历程。


《道德经》粮食画

潘德贵为粮食画做画框


 潘德贵用粮食制作的老子画像



   下决心用粮食写《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2016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现场,有一幅《道德经》的书法作品吸引了众多眼球。不同于传统笔墨书写的《道德经》,它是用五谷杂粮书写,由一颗颗黑色颗粒物镶嵌而成。这套5000余字的《道德经》字迹醒目诱人,分为43幅,总共用了40多万颗粮食。作品的创作者便是我市粮食画艺人潘德贵。

   作为粮食画的传承人,几十年来潘德贵用老百姓最熟悉的粮食创作了一幅幅巧夺天工的作品。在他的手中,稻、黍、稷、麦、菽等五谷杂粮不再仅仅是田中物、桌上餐,更是被赋予了新生命,可以用来组合成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粮食画。《道德经》则是他近两年来呕心沥血之作。

   说起用粮食来写《道德经》,潘德贵坦言最初是源于偶然。2013年潘德贵开始研习《道德经》,自此便对这卷中华瑰宝爱不释手。因为从事粮食画,当读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时,潘德贵突发奇想,是否可以用粮食去写《道德经》。“我认为老子说的谷神与我从事的粮食画之间有着很大联系,所以促使我想去创作。”

 

   以赵孟頫版《道德经》为模型制画

   虽然有了初步的想法,但潘德贵却一直下不了这个决心。他心里清楚,5000多字的《道德经》完整读完都要花一段时间,何况一颗颗地粘在画板上做成粮食画,这必定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加上选择哪些粮食来做素材?用什么方式来表现等等都是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相比较以前所有的粮食画,制作《道德经》工程量无疑是最大,难度也是最高的一次。我和徒弟们都有压力,是否能用粮食来表现《道德经》?做出来的效果怎样?心里都没有答案。”虽然明白其中的难度,但潘德贵仍然决定去做,“失败了就当做是一次尝试,一种修行。”

   经过多次尝试,潘德贵决定用书法的方式来表现《道德经》。选择用什么字体,选择哪一个版本也花费了他大量心思。“自古以来抄写《道德经》的大家有很多,王羲之、赵孟頫、米芾等大书法家都写过。我最终决定选择以元朝赵孟頫的小楷《道德经》为模板。”为完美表现作品,他还特地从新华书店买来赵孟頫版本的《道德经》,从字体大小,字形模样一个一个地研究、熟悉,最终才着手制作。

 

   用40万粒黍拼成一本《道德经》

   2015年上半年潘德贵开始做各种实验,从选材到表现手法经历了多种尝试后,10月份正式制作。在制作材料上潘德贵选择用五谷之一黍的种子作为材料。

   一般黍的种子有五种颜色,黄色、黑色、褐色等。最开始潘德贵尝试用黄色的黍粒来表现,因为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着极强的象征意义。但多次尝试后潘德贵始终感觉少了什么。于是他改用黑色的种子,没想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中国人用黑色来表现书法的效果更好。但要从一大堆颜色中,统一选择出黑色更加重了制作的难度。”潘德贵说,每一粒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都要精心挑选,因为每一粒种子的胚芽不同,朝向都有讲究,弄错一颗都要重新制作。

   为提高效率,潘德贵和徒弟们分工合作,最终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花费了40多万粒黍的种子完成了整版5000多字的《道德经》。

 

   全国第一幅《道德经》粮食画 
   潘德贵告诉记者,制作过程也至关重要。“制作工艺并非单纯的黏贴,而是需要几十道工序。”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利用了黍的自然颜色和形状,还运用了镶、嵌、黏、贴、拼等传统手工技艺。加之种子颗粒太小,为了看清楚每一颗的形状,制作的时候他不仅要戴着老花镜还要拿着放大镜。“稍微有一颗种子没有放置好都会影响到整体的效果,所以要格外细心。这个过程不仅考验耐心,更考验技术。” 
   为更完美地表现粮食画版本的《道德经》,潘德贵选择用平武本地的金丝楠木为粮食画做框。“中国古代装框讲究‘三分画,七分框’,这套《道德经》花了太多的心思,所以我想让它的视觉效果达到最佳。” 
   目前,潘德贵正在制作第二套《道德经》。他说,接下来除了把手上的这份《道德经》完工,还计划制作一套二十四节气的农耕图。“前不久,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在古代二十四节气对农事耕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每一个节气都对应不同的农事生产,我打算用粮食画来表现、传承传统文化。”

   (来源:绵阳日报2017.02.18  记者郑金容文/图)

潘德贵:绵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绵阳市涪城区鑫田粮艺传承人。

 


[编辑:GSY]